沈家骢(1931.10—),浙江绍兴人。高分子化学家、中国超分子化学的开拓者之一。

图1:沈家骢院士

1940—1945年在绍兴县立中学、绍兴一中读书。抗战胜利后转入杭州建国中学读高中。1949年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1952年提前毕业,分配到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参与创建了化学系。1955年任化学系讲师,1958年任高分子教研室副主任。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1983年晋升为教授。1983—1985年任吉林大学化学系主任。1984年被聘为博士生指导教师。1984年10月任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1985年7月任吉林大学副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1年7月,任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曾获1989、2004、2009、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次,198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出版了《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加聚反应微观动力学》《超分子层状结构-组装与功能》《超分子层状结构-界面及生物医学功能》《超分子材料引论》等专著,发表论文500余篇。领导创建了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批准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2008年创建了浙江大学生物医用大分子研究所。

一、胸怀使命,艰苦求学

1931年农历九月初三,沈家骢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此前他的父亲在家挂牌做律师,一家人的生活还算安逸。然而就在他出生的前一个月,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悍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祖国大地烽烟四起、生灵涂炭,中国进入了局势动荡的混乱年代。祸不单行,在他小学时期,又发生了“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百姓的生活更加水深火热,安全生活尚且不能,安静读书更是不易。在深重的民族灾难中,“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落后就要挨打”,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在童年时期的沈家骢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并唤起他立志为国家和民族富强而奋斗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十岁那年,由于成绩出色,他被保送进入绍兴县立中学。入学期间一直努力学习。然而进初中后第二个学期,绍兴陷落,当地百姓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过着屈辱的生活,家庭经济本已是极度困难,又遭遇日寇频繁进宅洗劫的暴行,这无疑让沈家的日子雪上加霜,沈家骢的初中学业也时断时续。终于熬到了抗战胜利,沈家举家迁居杭州,父亲重操旧业,沈家骢则进入杭州建国中学读高中。那个时期,国民党治国无方、腐败无能、政事混乱,经济崩溃导致他父亲的律师事务越来越少,家庭经济再度陷入极度困难的状态。就是在这样一种窘迫的环境中,沈家骢读完了高中课程。

图2:青年时代的沈家骢

1949年4月杭州解放,几个月后,沈家骢高中毕业并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由于家境困难,父亲希望他辍学以承担家庭重担,然而沈家骢向往浙江大学探索求是的学术氛围和大师云集的教育环境。在承担家庭责任和对知识的渴求之间,他陷入了矛盾之中。关键时刻,是全班十三位同学与共青团员站了出来,坚决支持他继续读书深造。为减轻家庭负担,完成学业,大学期间,他半工半读。利用放假期间,他与同学们一起去打石子、碾米;课余时间,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以全班劳动所得报酬和同学们的个人捐助来承担自己的学费与生活费。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沈家骢不仅出色地完成了3年的学习任务,还担负起繁重的社会工作。这段经历使他对同学,对共青团,对浙江大学留下了特殊的心结——不可磨灭的感恩之心。

图3:1950年,沈家骢(第4排右3)与浙江大学化学系师生职工合影

二、追随大师,不懈奋斗

1952年,由于国家刚解放几年,各行各业的建设需要大量高校毕业人才,国家决定将当时的1952届三年级学生提前与四年级学生一起毕业以适应国家建设对大量高校毕业人才的需要。根据国家需要,沈家骢提前毕业,加入浙江大学赴东北的毕业生大队,乘专列到位于沈阳的东北地区教育部报到,二次分配来到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任教。在蔡镏生、唐敖庆、关实之、陶慰孙等老一辈化学家、教育家的直接指导下,参与了化学系艰苦的创建工作,开始为新中国的科教事业奉献青春和才华。

20世纪60年代,沈家骢师从陶慰孙教授学习有机化学与高分子化学,后期师从唐敖庆教授研究聚合反应统计理论与微观动力学。在老一辈教育家和科学家的带领下,艰苦创业、努力拼搏,承担起实验室筹建、实验课指导等工作。在进行教学与行政工作的同时,他带领师生在聚合反应动力学及增长自由基性质的研究上开展了大量理论和实验工作。虽然文革期间中断了10年,但他仍然坚持研究,利用统计理论、图形分析、转化率函数理论和实际计算方法,从反应机理出发,运用模型与概率函数积木式地一步列出各种加聚反应机理的分子量分布公式,建立了反应机理与分子量分布的定量关系;利用链段结构按分子模型,建立了较完整的共聚反应统计理论;利用顺磁共振法首次跟踪本体聚合中自由基变化全过程,揭示了自由基活性、自由基构象及微区黏度等参数的关联,提出了本体聚合过程自由基浓度扩散图像,为聚合反应工程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图4:20世纪80年代初,沈家骢(前排右2)陪同唐敖庆教授(前排右3)接待来访专家

他还协助唐敖庆教授编辑、出版了《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专著,相关项目“高分子缩聚、加聚和交联反应统计理论”于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唐敖庆为第一完成人,沈家骢为第二完成人)。配合分子量的测定,研制了新型高效凝胶色谱填料,在凝胶色谱法中填补了标样与高效色谱柱的国内空白,1988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此外,他曾先后在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法国、比利时、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做学术交流,研究工作不断与国际接轨并触及科学前沿。出色的研究工作让沈家骢在学术界名声鹊起,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图5:沈家骢(右2)和唐敖庆教授(左1)在一起交流

三、高瞻远瞩,引领前沿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超分子化学研究刚露苗头,他敏锐地抓住这个机遇,与德国美因茨大学H.Ringsdorf教授合作,开展了超分子化学与层状组装体系的研究。他借鉴自然界的自组装和自组织的概念,模仿细胞的生物膜,充分运用多种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提出并实现了“浮萍”与“倒浮萍”聚合物膜模型,解决了有序度与稳定性相矛盾的难题。率先以液/固界面的静电交替沉积技术实现了有机/有机、有机/聚合物、有机/酶、无机微粒/有机聚合物的多层组装,为制备有机功能复合膜、无机/有机杂化材料提供了新途径。以人为设计的序列实现了生物大分子酶的静电多层组装。将层状组装与层间化学反应相结合,制备了稳定的层状功能组装体系。发展了基于氢键和配位键的多层膜组装技术,从而把静电组装拓展至非水体系中的层状构筑和功能组装。这些研究成果于2004年再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沈家骢为第一完成人,张希为第二完成人)。

图6:2004年,沈家骢课题组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证书

图7:2001年,主办功能超分子体系“香山科学会议”(左起:吉林大学张希教授、德国A. Laschewsky教授、法国J. M. Lehn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G. Whitesides教授、吉林大学沈家骢教授、德国H. Ringsdorf教授)

多年深入的研究使他深刻地认识到超分子化学、组装化学是创造新物质、新器件的重要渠道,创新思想的重要源头。为此,他广泛建立了高层次、高效的国际合作关系。1994年,沈家骢与唐敖庆院士主持召开了第一次超分子香山科学会议。从1998年起,他将国内的超分子香山科学会议拓展为国际会议,与法国Jean-Marie Lehn教授(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超分子化学奠基人)、德国H.Ringsdorf教授和中国张希教授共同主持了4次超分子体系的国际香山会议。连续10年时间深入研讨了超分子科学发展动向,以超分子功能体系为纽带建立材料科学与生命科学的桥梁,发展自组装的方法推动功能性的纳米制造,在20年间使国内超分子科学的研究从启动到发展,从实验室走上实用化过程,成为创造新物质的重要途径。

图8:《超分子材料引论》

此后,沈家骢组织全室开展了具体的超分子体系的系统研究,从超分子基础出发逐步走向应用,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如柔性超分子材料、高分子螺旋离子通道、柔性器件材料等。沈家骢还组织全室师生共同编著了《超分子材料引论》,于2019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为超分子材料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服从国家需求,推动应用基础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期,光电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传统的无机半导体材料已不能完全满足光电产业发展的需求,沈家骢敏锐地意识到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在未来信息产业应用中的巨大潜力,在国内率先开展相关研究。为了突破荧光发光的局限,他的研究团队开展了磷光配合物发光材料进行高效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为发展高效电致发光器件开辟了新途径,并发展了一系列新型高效率蓝光和白光电致发光材料。从有机发光体的凝聚态有序结构,提出了设计高传输性发光材料的理念,从而开拓了有机发光晶体的新思路。从2001年起,他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重大研究计划的专家组组长,跟踪国际前沿、组织队伍、培养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有机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突出成果荣获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沈家骢为第三完成人),并建立了以吉林大学为支撑的发光材料研发与生产基地。

图9:2009年,沈家骢课题组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证书

从1995年开始,他在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开展兼职工作,从事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在该新兴交叉领域的研究中,他以求是创新的意识,高屋建瓴的学术敏锐度,鼓励和引领年轻学者,逐步建立起一支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研究队伍。在此基础上,他于2008年组建了浙江大学生物医用大分子所。他们利用超分子组装与层状组装技术,获得了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和抗凝血的薄膜涂层与界面,用于介入医用材料和组织工程材料的表面设计。沈家骢于1999-2008年任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兼职院长,有效地推动了学院各学科的发展。

图10:2010年,沈家骢教授(前排右2)夫妇与浙江大学生物医用大分子研究所部分成员合影

翻开他厚重的人生履历,聚合反应微观动力学,超分子化学,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有机高分子膜的组装与功能,有机高分子光电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等等,无不体现了他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紧跟科学前沿的进取精神。

五、投身管理,一心为公

在进行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同时,沈家骢还兼任了大量的行政工作。他在1983-1985年期间,担任吉林大学化学系系主任,在1985-1990年期间,担任吉林大学副校长和研究生院副院长,为化学系和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分子虽大统计好,行政唯艰公为先”,这是熟悉沈家骢的人对他在吉林大学工作近七十年所作的评价。

图11:1986年,吉林大学副校长沈家骢教授(左1)与加拿大温泽大学代表团交流

1992年,受唐敖庆教授的委托,他承担吉林大学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教育部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任务。沈家骢以科学家的战略眼光,确立超分子化学作为实验室新的研究方向,强调以谱学为手段研究超分子体系的组装与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他千方百计地更新仪器设备,并以开明、开放、豁达的胸怀,吸引年轻人共同工作,大力培养年轻人。在沈家骢的带动下,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为仪器设备先进、研究梯队合理、在国内外超分子研究领域有影响的研究集体。为了加快年轻人的成长,1997年,他主动把实验室主任的职位交给年轻人来做,使实验室领导全部实现年轻化。2007年该实验室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成为国内、国际超分子化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图12:2010年,沈家骢(左6)参加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

当时,沈家骢已年近八十。但他一直不遗余力,超负荷地工作着,勇挑重担,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吉林大学及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兴旺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六、教书育人,桃李芬芳

沈家骢之所以成为受人尊敬的学术带头人,不仅是他取得的突出科研及管理业绩,更是他饱含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图13:沈家骢(右2)在指导青年教师和研究生

他说:“要引导年轻人立足于国内,潜心地建设国内基地,同时注意建立国外固定合作单位,让每一个年轻人自由地在两个单位来回走动。这样的好处是建设了国内基地,保持了研究工作的稳定性,开阔眼界,结交国外朋友。”两个基地的创办思路留住了一大批年轻人,保持了研究团队的活力。他经常对青年人说:“做学问,要甘于把冷板凳做热,而不是把热板凳坐冷”。他认为,要想在科技领域做出成绩,青年学者更要“耐得住寂寞”。一直以来,沈家骢以这样的人生信条勉励自己和学生,为心中的使命与理想执着奋斗。

图14:2010年,沈家骢(前排右)、高蒨(前排左)夫妇与部分学生合影

自1978年以来,沈家骢已经培养了80余名博士和博士后。他始终鼓励年轻人要锐意进取、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勇于开拓、敢于竞争,已培养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等十多位国家级优秀人才,真可谓桃李芬芳,硕果累累。

图15:沈家骢院士(右)与学生张希院士(左)合影

现任吉林大学校长张希院士于1986年开始师从沈家骢攻读研究生,提到当年的学习经历时,他动情地说:“我很荣幸能够受教于沈老师,在他的身边学习十年,工作十年,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得到他的悉心指导。如果说我今天能够取得一点成绩,那是因为我曾有机会站在他巨人般的肩膀上。我的硕士和博士论文选题为有序薄膜组装,在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开始了两亲性分子的设计合成、组装与功能研究。那时计算机还没有普及,修改论文远没有今天这么方便。沈老师会把我的论文草稿,一段段剪贴到一张很大的纸上,逐字逐句修改。正是在一遍又一遍的指导和修改中,我慢慢学会了科技写作。‘旧时车马慢’,却也有幸让我保留了一些沈老师修改论文的手稿。我成为老师后,也这样指导自己的学生——科技写作没有捷径,反复修改是诀窍。”

这就是沈家骢院士培养学生的严谨、细心之处,点滴之中折射出老师的敬业与伟大。

图16:沈家骢院士参加学术会议

虽然沈家骢院士已年逾耄耋之年,但精力充沛,学术思想十分活跃。他不仅为年轻人的成长引路导航,为实验室及学科建设把握发展方向,甘当铺路人,他自己也始终兢兢业业,一如既往地工作在教学与科研的第一线上,竭力为国家的科教事业发余热、尽余晖。

七、倾情公益,传承思想

2018年7月20日,沈家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光荣退休。虽然他不再亲自带学生,组织课题组开展科研工作,但他却在倾力思考怎样发挥余热,来支持学校、学科事业的发展。

图17:沈家骢院士向吉林大学唐敖庆基金会捐款仪式合影(前排左起:杨柏、张希、高蒨、沈家骢、张向东)

2018年9月,沈家骢获吉林大学(力旺)终身成就奖。2019年6月,他与夫人高蒨教授决定将100万元奖金全部捐赠给吉林大学唐敖庆教育基金会,用以奖励和引进科研人才,支持吉林大学和化学学科的人才培养工作,传承和弘扬唐敖庆精神。“一百万不能算是一大笔钱,至少还做不了一些大事”,88岁高龄的沈家骢院士谦虚地表示,“我希望在唐敖庆教育基金当中设立人才基金专项,鼓励青年人多作贡献,使基金在人才培养和科研队伍建设上能够做一点事”。他希望基金会进一步拓宽捐款规模渠道,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吉大化学学科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希望学校、老师和同学们进一步学习研究唐敖庆先生的教育思想,把唐先生可贵的报国、治学和奉献精神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此次捐款已经是沈家骢院士第三次向学校捐款。2007年12月,为了解决吉林大学“唐敖庆奖学金”本金不足的问题,沈家骢院士和张希教授就将他们共同获得的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奖金50万元全部捐赠给了学校。2008年7月15日,唐敖庆先生在北京逝世。为了纪念唐敖庆先生,弘扬他的崇高品德和治学精神,在沈家骢院士等人的积极倡议下,吉林大学唐敖庆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2016年6月,沈家骢院士个人再次捐款50万元用于唐敖庆教育基金的建设发展。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落实中组部关于组织党员自愿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接到学校党委捐款倡议后,年近90岁高龄的沈家骢院士,第一时间联系党组织捐款1万元,希望能助力疫情防控,略表自己绵薄之力。此外,在抗洪、抗震救灾等应对大型自然灾害的行动中,沈家骢院士总是率先垂范,积极捐款并交纳大额的特殊党费。以实际行动带动了更多的党员和教工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

八、红心向党,师者典范

沈家骢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他是在新旧社会制度变革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因此,他早在1954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近70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以唐敖庆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严谨治学,攻坚克难,殚精竭虑,淡泊名利,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一名共产党人对初心的执着与坚守、对使命的践行与担当,体现了一名党员的崇高信仰与光辉形象。

沈家骢的党性十分强,他积极参加所在党支部的各项活动,将亲身的科研和教学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年轻党员,教育他们如何做好一名教师,做好一名党员,以不辱教师、党员的神圣使命。他的现身说法为年轻的党员同志树立了典范,使他们受益匪浅。他所在的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吉林省和吉林大学先进党支部。

图18:沈家骢院士在录制“读懂中国”微视频

沈家骢十分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积极参加学校关工委的活动,并亲自录制了“读懂中国”微视频作品《如何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沈家骢》,以作为学生的思政教育素材。他在视频中深情地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对党的热爱和对青年学子的期望。

他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提了四点建议。一是现在应该认真学习,学习应该强调提高效率,提高效率应该讲究方法,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认真听课。二是必须要服从国家需要,必须要做国家需要的东西,做社会所需要的东西,这就是你的专业选择及对以后工作选择的一个基本原则。年轻人应该多做一些结合实际的工作、应用型的工作。三是要注意创新,我们张开眼睛看看报纸就会看到很多,这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四是要敢于攀登高峰,要敢于坚持工作、坚持努力、坚持克服困难。但同时不要放弃很多关键性的细节。有些时候细节决定一切,细节能决定你的成败。所以你一定要认真地观察、学习,不要放掉关键性的细节。那么现在做好准备,将来服务于社会,将来贡献自己,把自己贡献给国家,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这就是沈家骢院士,他已经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勤奋工作了近70年,对我国科研和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勤奋刻苦、从不懈怠的工作态度,谦虚诚恳、助人为乐的高尚风格,以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热心培养年轻一代和提携晚辈后学的师德品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受广大师生和化学界同仁们的尊敬和爱戴。

图19:2021年,庆祝沈家骢教授九十华诞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