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2月19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双边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无机-超分子楼一楼圆形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刘俊分别致开幕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学思出席会议并在闭幕式总结讲话。开幕式由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院长李乙主持。

张希在致辞中表示,吉大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化学中心,双方的合作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双方交流与合作的重点不同、内容有变,但相互支持、相互欣赏,通过合作简化难题、提高效率的理念从未改变。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够继续发扬双方交流与合作的优良传统,共同推进化学教育和研究的进步。张希感谢大家对中国化学会旗舰刊物CCS Chemistry的大力支持,并分享了对化学教育和研究的思考。他引用“时间是评价科学工作的最佳办法”,表示过于匆忙有可能导致疏忽或错误,欲速则不达,与其追逐时间,不如学会与时间的相处之道,为进步的发生留足时间。我们需要时间去思考、尝试,思考重要的问题,解决重要的问题,以取得经得起时间检验的重要成果。

刘俊在致辞中表示,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作为化学领域历史悠久的学术重镇,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双方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期望双方能够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在相互支持中携手并进,在彼此欣赏中互学互鉴,立足各自优势,在未来发展方向上形成互补格局,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同推动化学领域的科研创新与学科发展。

会上,张希代表吉林大学向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赠送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建院四十周年纪念文集《闻雁集》,希望双方不断总结经验,共同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为化学未来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的16位青年学者分享了各自最新研究成果。报告主题涉及重大疾病诊疗关键材料与技术、催化与能源化学、高性能与可持续功能高分子材料、理论化学模拟方法及应用等。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闭幕式上,陈学思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希望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能够进一步打破单位界限,强强联合,整合资源,共同开展以目标为导向的原创性研究,推动理论学科的发展。陈学思鼓励青年学者拓宽思维视野,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提升科研效率,扎实掌握专业技能,深入钻研某一特定领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力求取得突破性成果。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原所长王利祥、副所长张新波,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负责同志以及双方专家学者代表100余人参加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