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化学学科创建于1952年,今年将迎来70华诞。70年来,吉大化学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科技报国使命,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才。其中,两院院士27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100多人。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我们特别怀念那些厚植吉大化学根基的先贤们:蔡镏生、唐敖庆、关实之、陶慰孙等等,他们爱国奉献,教书育人,用无形的精神创造了有形的奇迹。跟随大师们的脚步,一批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才俊来到长春,参与吉大化学建设。其中,就有我的研究生导师沈家骢老师。我曾师从沈老师学习十年,又工作十年,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得到他的悉心指导。如果说我今天能够在学术上取得一点成绩,那是因为他曾经用坚实的臂膀托起我看向更远方。

实际上,沈家骢老师是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东北建设,从浙江大学三年级提前毕业,参与东北人民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化学系的初创工作。那年他只有21岁。自此,70年来,沈老师全身心投入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中,是吉大化学高分子学科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一直活跃于科学前沿,从事化学、生物、材料和器件跨学科研究,不遗余力地推动吉大超分子科学和有机光电学科的发展进步,为中国超分子和有机光电研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82年,我开始在吉大化学系学习,本科被分在了分析化学专业,教我电分析化学的高蒨老师是沈老师的夫人。承她推荐,在1985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到他们家中接受了沈老师的“面试”。期间,沈老师问了我许多问题,包括学习情况以及喜欢高分子的原因等等。事前我读了一本功能高分子导论,于是笨拙地谈了些自己的想法,如高分子在酸液中膨胀,在碱液中收缩,可能实现高分子的机械运动,甚至可能用于化学能到电能的转换等等。正是由这里开始,我保送到沈老师门下,攻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入组后,我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是有机硅耐磨透明涂料。在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时,适逢德国美茵兹大学的Helmut Ringsdorf教授受沈老师邀请来吉大讲学,沈老师特别嘱咐我要认真听他的讲座。Ringsdorf教授报告主题是“功能自组装体系”,是当时学界重要的前沿方向,而Ringsdorf教授正是这个方面的领军科学家。报告之后,我的硕士和博士论文选题改为了有序薄膜组装。在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开始了两亲性分子的设计合成、组装与功能研究。那时计算机还没有普及,修改论文远没有今天这么方便。沈老师会把我的论文草稿,一段段剪贴到纸上,逐字逐句修改。正是在一遍又一遍的指导和修改中,我慢慢学会了科技写作。“旧时车马慢”,却也有幸让我保留了一些沈老师修改论文的手稿。我成为老师后,也这样指导自己的学生:科技写作没有捷径,反复修改是诀窍。

沈老师和Ringsdorf教授很早就倡导“Sandwich Education”,后来称作联合培养,即先在国内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再到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和不同的思维方式,然后回国答辩完成学业。两位老师签署了一个合作协议,我是第一位受益人。博士学习期间,我在美茵兹大学Ringsdorf教授实验室学习工作一年多,从传统的高分子自组装跨越到生物蛋白的识别和组装,让我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意识到跨越学科边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有时只是需要多一点点不怕失败的勇气。我从德国学习回来后,在吉大完成了博士论文答辩。论文主体用英文撰写,配以详细的中文摘要,沈老师和Ringsdorf教授分别用中文和英文为论文撰写了导师评语。这样的安排是沈老师专门与研究生院沟通特批的,也是吉大博士学位教育历史上联合培养的最早案例。


1996年3月,高蒨(左)和沈家骢(右)二位老师家访,延伸的关爱

1993—2004年,我跟随沈老师在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开放实验室工作了十年,亲身经历和见证了实验室由弱变强的过程。这个实验室是唐敖庆老师创建的,由于当时实验设备老化和师资变动,实验室发展遇到很大的困难。在此情形下,1992年经唐老师提名,学校任命沈老师出任实验室的主任。时值改革开放初期,学校提供的经费尚不能满足实验室发展的需要。沈老师大胆尝试,从布鲁克公司贷款购买了先进的激光拉曼光谱和真空红外光谱。之后再多方筹集经费,历时三年还清贷款,为实验室的重振和发展争取了时间。记得在1994年召开的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上,唐敖庆老师专门提到,沈家骢老师出任实验室主任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并赞赏实验室克服困难取得的新进展。

在沈老师的带领下,实验室重新调整研究方向,将研究对象从分子拓展至超分子层次,引进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充实师资队伍。沈老师鼓励青年教师建立国内外两个研究基地,主要时间在校内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寒暑假到国外合作大学开展合作研究。为此,他积极创造机会,为学校拓展了很多与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合作伙伴。现在回想起来,我们不得不钦佩沈老师解决问题的智慧,乐观面对困难的勇气。正是由于多年与国外科研合作的积累,2000年,我们与中科院佟振合院士联合申请了中国第一个与欧盟国家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翻开了国际合作的新篇章。

记得2000年8月2日晚7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报一条与吉大有关的新闻:“科学技术部近日公布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也就是973计划2000年批准实施的22个项目中,其中一项是由外国科学家与中国科学家一起申请并得到批准的。外国科学家参与我国重大科技计划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这个叫‘分子聚集体的化学’的国家973项目是由欧盟成员的两名德国科学家和一名荷兰科学家以及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的科学家共同申请的。至此我国最大科学计划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此项目得以顺利获批,也得益于吉大物理和化学的校友、当时在德国明斯特大学工作的迟力峰老师发挥的桥梁作用(迟力峰老师已全职回到苏州大学工作,并于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年7月,张希、沈家骢、高蒨、Ringsdorf于清华大学(手持漫画为学生们专门设计:张希与他的两位“科学之父”)

自1994年起,为了推动超分子科学研究,沈老师先后组织了一次国内和五次国际超分子体系香山科学会议。每次会议前,沈老师都会同我、Ringsdorf教授、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Jean-Marie Lehn教授等精心讨论会议的主题,如:从分子构筑到功能组装,搭建材料科学与生命科学的桥梁;自组装与纳米技术;多层次的分子组装体-结构、动态与功能等等,并依据主题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知名科学家与会,分享超分子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其未来发展动态。令人高兴的是,一些国内外的同行们由此相遇和相识,找到了共同感兴趣的方向以及需要通过合作才能解决的科学问题,随后开始了协作和合作研究,形成了推动超分子科学进步的新生力量。

在沈家骢老师执教70年之际,由衷感谢他为吉大教育和科学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并祝愿他开创的事业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作者简介:张希,吉林大学化学系1982级本科生,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吉林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

1992年3月,高蒨(左)、沈家骢(中)二位老师和学生张希(右)相聚于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