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奇演奏创新融合的交响曲

周慧

在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建院四十周年之际,收到校长的邀请,共书《闻雁集》,深感荣幸。借此机会回顾了自己作为一名吉大学者和吉大教师的学术之路,真是感慨万千。一段段回忆像是不同的旋律,在脑海中演奏出了美妙的交响曲,时而欢快、时而悠扬,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我与吉大的故事。

我出生于1954年的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父母慈祥,手足和睦,有一个幸福而快乐的童年。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因为时代的原因有四年停学在家,这让我加倍地渴望知识,珍惜学习机会。1974年我被单位推荐到吉林大学化学系读书,那时的称呼叫“工农兵学员”。当时吉林大学化学系只有三个专业,一共90人,我们生物化学专业有30名同学。上大学的这段时光充满了趣味与欢乐,对科学知识的那份好奇,使我深深领略到了生物和化学的迷人魅力。这段岁月仿佛交响曲中温暖且明媚、跳跃又活泼的序曲,点燃了我探索科学世界的热情,也让我与吉大结下了难以割舍的缘分。

图1 吉林大学七四生化班校庆合照 周慧(前排左三)

本科毕业后,作为一个湖南人,考虑到气候等原因我回到原单位工作了一段时间。当我得知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的消息时,我立刻决定克服一切困难,重返吉林大学。我非常喜欢读书,我觉得读书可以让我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更主要的是,读书能让我有更宽的眼界,探索更广阔的未知世界,这给我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感。回到吉大读研期间,我师从陶慰荪教授,她在1959年创建了我校生物化学专业,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我专注于固氮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研究生毕业后,我选择了留校任教,依然将研究重心放在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上。并致力于研究如何将猪胰岛素改造成人胰岛素,我们的研究大大降低了人胰岛素的生产成本,也降低人对外源胰岛素的排异性。这些在生物技术和医药领域的突破,让我切实感受到了探索生命科学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改善他们的生活,甚至改变世界。对于科学研究的好奇,指引着我走过了那段虽然是有些辛苦,但是却充满了使命感和价值感的岁月,像是交响乐中节奏明快、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旋律,至今回忆起来还感觉激情澎湃。

图2 周慧与导师陶慰荪教授合影 周慧(左一)陶慰荪教授(左二)

1985年,随着PCR等核酸研究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开始关注基因科学这个新兴领域,我们也看到了基因技术广泛应用的前景,并开始了相应的探索与研究。翌年,在沈家骢和李惟两位老师的鼓励与支持下,我克服了生活中的困难,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89年顺利毕业。继续任教期间,我作为访问学者在1992年去往英国。基于在国内和国外多年的研究积累,我陆续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SCI论文,学校以特殊人才的身份破格提拔我为教授。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以及作为青年教师的旅程中,我有幸得到了来自学校师长和同事们的深厚关怀与无私帮助。他们的支持让我得以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顺利地成长与成熟。1995年,我与沈阳药科大学的钟大放教授共同探讨,认为若能深入探索基因对于药物和生命科学的影响,这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将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因此我们找到了“药物基因组学”这个创新的研究方向。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群体,对于不同的药物都有不同的特定反应,这都是基因差异造成的,相关的系列研究也因其创新价值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对崭新领域的好奇和探索,犹如充满起伏而又铿锵有力的变奏曲,让我对生命的奥秘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和领悟,也坚定了我开拓未知的决心。

图3 1991年沈家骢教授邀请德国专家来校合作访问 周慧(左一)沈家骢教授(左二)

1997年,在学校的协调下,时任考古系主任朱泓教授找我商量,问我能不能做古人骨DNA方面的研究,一起申请国家自然科学“濒危学科”项目。经过朱泓教授的详细介绍,我看到了这个方向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中国应该尽快做起来。在大家的共同合作与努力下,1998年我们成功申请到了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特殊学科点项目,并在学校的支持下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古人类遗骸遗传学研究的专业实验室——吉林大学考古DNA实验室。

图4 2019年周慧教授(左)、朱泓教授(中)和崔银秋教授(右)在洛阳考察

古DNA实验室二十多年以来一直围绕“中国北方古代人群mtDNA单倍型以及Y染色体SNP谱系研究”课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朱泓教授的帮助支持下,研究了对中国北方出土的大多数重要遗址人骨的父系母系遗传结构,从时间、空间和文化三维角度分析了我国5000年来,各古代人群迁移变化以及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国北方古代人群对中国乃至亚洲现代人群的基因库有重要贡献。大范围的战乱曾在历史上引发数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北民南移,加速了中国南、北方人群的基因融合。一些北方古代民族曾远徙至欧洲,对整个欧亚大陆的人群交流起到促进作用。研究表明5000年以来,在多民族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中原地区人群的遗传结构基本保持稳定,这可能是由于农耕文化相较于游牧渔猎文化更趋稳定。汉族的祖先人群,在母系方面,其mtDNA单倍型主要有D、B、A、F等;在父系方面,Y染色体O高频存在。古代人群的父系遗传构成能较好地反映出人群的远古起源,而母系遗传结构更多地表现出人群间的基因交流状况和区域特点。

古DNA实验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二十余项,发表SCI论文和SSCI论文50多篇,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获得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最高荣誉“金鼎奖”。新疆小河墓地古代人类DNA的研究成果被《纽约时报》《新华社》等媒体报道和转载。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五千年文明连续性的遗传基础,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这段经历构成的旋律,宽广而深邃、绵长而富有内涵;而跨学科的融合,也像不同乐器的和谐共鸣,生发出一种力量,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穿透表象、触及本源,也让我收获了好奇于交叉学科的惊喜与硕果。

图5 周慧教授主编的《中国北方古代人群线粒体DNA研究》和《中国北方古代人群及相关家养动植物DNA研究》

学科的传承,需要点亮星星之火。因此,在2000年我牵头建立了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点。回顾从教岁月,从199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到退休,我指导了24位博士和40余位硕士。崔银秋博士是实验室培养的国内第一个古DNA研究的博士,现在为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古基因组学、分子法医学等交叉学科研究,在Nature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有影响的古DNA研究文章。蔡大伟博士毕业后到吉林大学考古系工作并建立了研究团队,持续开展了大量有关古代家养动物起源与驯化研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考古系的赵欣博士和曾雯博士都曾在我们实验室进行古DNA研究工作,现在分别为社科院考古所副研究员和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毕业后她们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现在也都在进行着古DNA研究相关工作。我一直谨记以前我的老师们是如何关怀和培养我的,成为教师后,我秉承了他们的教育理念,用同样的关怀和爱护对待我的学生们。我不仅在学术上给予指导,更希望能够真正做到立德树人,用心灵点亮心灵、用生命影响生命。平时我很喜欢请学生们吃饭,和年轻人交流新思想;我也愿意带学生们出去玩儿,拓展他们的眼界和兴趣。无论是学术问题、职业生涯发展,还是个人情感、生活琐事,学生们都愿意找我聊一聊。我非常鼓励他们平衡好生活和学习的关系,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多方面的收获。我也希望能够将自己对于世界的好奇心传承下去,谱写出更多充满创造力、自由飘逸的畅想曲。

图6 周慧教授和学生们

图7 2018年周慧带领学生参加在德国耶拿举办的“语言与遗传国际会议”

图8 2022年古DNA实验室博士生毕业答辩 周慧教授(左三)朱泓教授(左四)

站在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建院四十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不禁思考我们作为教师的责任和使命。研究生正处于学术探索的黄金时期,拥有无限的潜力和可能性,几点寄语和期待一并附上。一是要永远对未知保持好奇,这是驱动科学进步和人类发展的原动力,也是能够让我们在研究之路上不畏辛苦、奋勇创新的引擎。二是不要害怕“走无人区”,创新往往发生在传统思维的边界之外,那些看似无人问津的方向,也许正是蕴含着无限可能的沃土。三是要培养跨学科视野,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单一学科的知识已经难以解决复杂问题,要学会从不同学科中汲取营养,培养跨学科的思考能力。四是要学会合作,科学研究越来越成为一个团队的工作,与他人合作、分享信息、共同解决问题,才能让学术理想更快地照进现实,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五是要用心体验和享受过程,学术探索是一场漫长而具有挑战的旅程,从中找到乐趣和满足感,将帮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忘初心,让学术之路更加丰富和充满意义。

周慧,女,1954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81年吉林大学化学系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89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多次到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大学进修和访问。1992年破格提升为教授。1993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997年被评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2年被评为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和全国“三八”红旗手。1992年至 2008年担任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负责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是药物基因组学和考古DNA。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二十余项,发表SCI、SSCI论文五十多篇。出版论著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