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媛”化学 终日乾乾

求实创新 与时偕行

肖丽媛的探求

是科研与时代的同频共振

奋斗创新 慎终如始

是她唱响的人生之歌

【新闻来源:吉林大学公众号】肖丽媛,吉林大学化学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吉林大学2024年度十佳硕士研究生,曾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等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小米奖学金等多项荣誉,于吉林大学继续攻读化学博士学位。

“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这正是肖丽媛的硕士生涯的写照,她用奋斗和创新唱响了自己的人生之歌,并不断帮助着周围的同学。在结缘化学的路上,肖丽媛遇良师引前路,怀热忱探未知;在社会实践的途中,她奉献他人传温暖,求实协作拓视野。肖丽媛在不断地科研创新中践行着“稳步前行,勇攀高峰”的吉大精神。接下来,她将继续在吉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慎终如始,求索不息,勇攀科研高峰。

创新驱动 立志笃行

作为一位化学专业的研究生,回望科研之路,在肖丽媛的成长经历中,有几个关键节点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得遇良师,何其幸也。高中时期,一位温柔严谨的化学老师让肖丽媛深刻体会到了科学的魅力和探索的乐趣。她的引导和鼓励,让肖丽媛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将其作为未来研究和追求的方向。

进入本科阶段后,肖丽媛积极寻找深入了解科研世界的机会。通过参加科研项目、进入实验室实践,她开始了自己的科研启蒙之旅。在实验室里,她接触到了前沿的科研技术和方法,也体验到了科研工作的艰辛与挑战。

到了研究生阶段,肖丽媛遇到了一位认真负责且具有学术前瞻性的导师。他不仅在学术上给予了她悉心的指导,更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师的严谨治学态度和不断探索未知的精神让她深感崇敬,也让她更加明确了自己在学术道路上的追求和目标。在他的带领下,肖丽媛参与了多个重要的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也为自己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科研方向的选择上,肖丽媛敏锐地捕捉到“氢能经济”与“氢能社会”这一能源发展的新方向。作为吉林大学的一名青年学子,她始终秉持着可持续发展和坚持“四个面向”加快科技创新的使命担当,一直致力于寻找高效且具有实际工业价值的催化剂以加快析氧反应的进行,为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贡献着智慧与力量。

在科研路上,肖丽媛从未放弃探索。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试错、再实验,终于在电解水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制备出性能卓越的电催化剂,其效能相较于商业催化剂提升了83%。该催化剂能够连续工作长达90小时,这对实际工业化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这一进展在学术领域也得到了广泛认可,硕士期间肖丽媛以第一作者的身份成功发表了多篇SCI论文,涵盖了Chem.Sci., Adv.Funct.Mater.,Nano Energy, Coord.Chem.Rev., Nano Res.,以及Int. J. Hydrogen Energy等权威期刊。其中Chem. Sci.为中科院一区、B类权威期刊,Adv.Funct. Mater等三篇中科院一区,两篇中科院二区。

奉献青春 提升自己

同时,肖丽媛也是一个满怀奉献精神、乐于传递温暖的人。在本科和研究生时期,她始终将“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融入生活的点滴之中,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鲸落海底哺众生,奉献青春就人生。” 在本科时期,肖丽媛加入了由学校组织的支教团队,并前往偏远山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在拓宽孩子们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肖丽媛的人生体验,让她拥有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乐观和坚韧的能力,这些品质对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肖丽媛的志愿服务之路并未停歇。她曾担任第二届“唐敖庆”博士生学术论坛志愿者、“化无届”研究生研讨沙龙北区负责人、第三届“唐敖庆”博士生学术论坛志愿者等,在奉献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口才。

肖丽媛很好地平衡了志愿服务与科研学习。参与这些志愿服务的同时,肖丽媛曾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小米奖学金,多次获得一等研究生优秀奖学金、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等荣誉。

提及平衡二者的诀窍,肖丽媛认为关键在于合理的时间管理和优先级设定。肖丽媛始终将学习和科研放在首位,但同时也会合理安排时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会根据科研任务的紧迫程度和志愿服务活动的性质来灵活调整时间分配,确保两者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发展。例如,她会趁这次暑假参加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组织的学术会议的志愿服务活动。此外,肖丽媛也认为志愿服务和科研并非孤立的活动,它们之间可以相互促进。通过志愿服务,所学知识被应用于实践,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锻炼;而这些经验和能力又可以反过来促进科研工作,使她更加深入地理解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肖丽媛就这样不断地帮助他人,提升自己。

脚踏实地 志在千里

接下来,肖丽媛将在吉林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回首过往,肖丽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自己的路;而对未来,肖丽媛有更多的期许和规划。

一直以来,肖丽媛都有着善于规划并能妥当地实现规划的能力。在硕士期间,肖丽媛采取了分阶段、重实践的策略。首先,她明确了硕士阶段的核心任务——深化专业知识、掌握研究方法、积累科研成果。基于这一目标,肖丽媛将硕士生活划分为几个关键阶段:第一年,肖丽媛专注于专业课程学习,深入了解课题以及基础实验。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整理课题综述,并且积极开展实验室工作,快速地适应研究生生活节奏,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年,肖丽媛开始着手于具体的研究项目,与导师紧密合作,确定研究方向,设计实验方案,并不断优化实验流程以提高效率。在这一阶段,肖丽媛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持续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必要性;第三年,肖丽媛则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总结和发表,通过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将研究成果展示给更广泛的学术群体,并接受同行的评审与反馈。在过往的每一天,肖丽媛始终目标清晰、心无旁骛、高效利用时间、保持开放心态,脚踏实地地完成所有的目标。

肖丽媛即将踏上读博之旅,面对机遇与挑战,她已做好准备。她计划深化专业知识,提升研究能力,并拓展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探索前沿课题的过程中,她将致力于创造更多创新且有影响力的成果。我们相信,凭借个人努力与学校支持,肖丽媛将在科研道路上稳步前行,不断攀登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