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吉林大学新闻中心】青蓝相继,薪火相传,在吉林大学化学学科创建70周年之际,学院决定恢复设立于1982年的“关实之—陶慰孙奖学金”(以下简称“关陶奖学金”),得到广大校友的热烈响应。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化学学院1978级校友陈学思捐款200万元,成为“关陶奖学金”恢复后的首笔专项捐款。6月6日上午,恢复设立“关实之—陶慰孙奖学金”暨陈学思院士捐赠仪式在线上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张希出席仪式并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学院教授于吉红,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琰铭,吉林大学北京校友会化学分会会长、化学学院1978级校友孟宪平等出席仪式。

张希表示,吉林大学化学学科创建70年来,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先贤们厚植吉大化学根基,用无形的精神创造了有形的奇迹。他回忆自己1982年考入吉林大学化学系时,适逢化学学科创建30周年,在开学典礼上亲历了学校对四位化学系奠基人——蔡镏生、唐敖庆、关实之和陶慰孙的表彰,深受鼓舞。他回顾了关实之老师作为学校无机化学学科的奠基人,陶慰孙老师作为学校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生物化学三个学科的奠基人,在实践教学、梯队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均取得的开创性成就。由关实之老师主持设计的理化楼作为吉大的标志性建筑,为曾经学习和工作在此的师生,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在陶慰孙老师的推动下,吉大化学和生物与日本著名的生命科学专家矢岛治明建立了富有成效的科研合作关系,推动了中日两国间多肽与蛋白质化学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两位老师都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陶慰孙老师曾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协副主席,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关实之老师在90岁高龄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其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政治信仰找到了“身份”归宿。两位老师生活简朴、乐于助人,在陶慰孙老师逝世后,关实之老师将二人的积蓄2.4万元捐出设立“关陶奖学金”,激励了一批优秀学子延续他们开创的化学事业。张希指出,在吉林大学化学学科创立70周年之际,恢复“关陶奖学金”,目的就是要鼓励更多化学学子继承先辈的精神,开拓和重塑化学的未来。要特别感谢陈学思院士和校友们的慷慨捐赠,希望广大师生和校友积极贡献力量,共同传承关实之和陶慰孙两位老师教书育人、科技报国、爱国奉献的精神,接续奋斗,再创辉煌。

陈学思在讲话中表示,吉大化学深厚的文化底蕴,严谨的教风学风,雄厚的师资队伍,扎实的育人基础和关实之、陶慰孙等老一辈化学家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热爱和奉献精神,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化学学子,是值得继承与发扬的宝贵财富。在化学学科创建70周年之际,能够为母校发展贡献绵薄之力,感到高兴和自豪。衷心希望广大校友和学院师生,能够秉承先生们的遗志,学习老一辈化学家对党忠诚、爱国敬业、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做出应尽的贡献。

“关陶奖学金”曾经获得者于吉红表示:“关实之、陶慰孙两位老师将一生积蓄捐献给学校设立奖学金,是对青年学子学习生活的支持,精神的鼓励和人格的熏陶。此次学院恢复设立‘关陶奖学金’,是缅怀先贤、发扬传统、激励后人的务实之举。在化学学科创建70周年之际,作为新一代的化学人,我们将握紧接力棒,发扬‘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学科精神,为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携手推动化学学科早日跻身世界一流学科之列。”

仪式上,马琰铭介绍了陈学思院士的学术成长经历和此次捐赠的初衷。校友和基金工作办公室主任迟宪良代表学校向陈学思院士颁发了捐赠证书和纪念牌(证书和捐赠纪念牌实物将于仪式后送达)。化学学院院长吕中元代表学院师生向陈学思院士表达感谢,副院长郭玉鹏宣读了《关于恢复“关实之—陶慰孙奖学金”的决定》,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江宇航宣读了《“关实之—陶慰孙奖学金”评选工作方案》。

据悉,“关陶奖学金”由学校老一辈化学家关实之和陶慰孙夫妇捐资设立。关实之、陶慰孙于1952年来校工作,与蔡镏生、唐敖庆等一同领导创建吉林大学化学系,他们二人自此扎根吉大,终身致力于学校的教育科研事业,为吉林大学化学学科的创建及发展做出了不朽的功绩。1982年陶慰孙老师逝世,关实之老师按照她的遗愿,在1983年将她生前的积蓄1万元连同自己的积蓄1.4万元交给化学系,作为化学系学生奖学金,学校将该项奖学金定名为“关实之—陶慰孙奖学金”,以纪念两位老师为学校教育科研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由于本金不足,“关陶奖学金”一度暂停评选。2022年是吉林大学化学学科创建70周年,为弘扬关实之、陶慰孙等老一辈化学家严谨治学、倾情科教、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进一步凝练学科精神,赓续优良传统,加强内涵建设,争创世界一流,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校友的热心捐赠下,“关陶奖学金”得以恢复。

仪式由化学学院党委书记宁德宽主持。吉林大学上海校友会、浙江校友会相关负责人,研究生院、校友和基金工作办公室、人才工作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化学学院领导班子、校友及师生代表等线上参加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