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科学研究
  • 08-28

    2023

    邹晓新课题组:《Nat. Commun.》PEM电解槽用低铱负载型催化剂
    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技术具有能耗低、效率高、氢气品质好、运行可靠等诸多优点,尤其是所具有的高度灵活性及优异的功率调节功能,非常契合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特点。目前商用PEM电解槽析氧催化剂是以IrO2为代表的铱基催化剂,膜电极铱载量通常高达2-4 mg/cm2。铱资源极其匮乏且价格高昂,很多国家(如美国能源部、中国科技部)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致力于大幅度降低铱用量。使用适当的催化剂载体有助于减...
  • 08-28

    2023

    陈于蓝课题组:《Angew. Chem. Int. Ed.》基于“柔性活化”机制的可视化力敏基团实现力诱导荧光小分子的释放
    机械力响应性高分子材料是一类利用机械力来诱导高分子发生化学转变的新型智能材料。其中,具有力致释放小分子特性的高分子在控制释放、药物输送、催化、传感和自修复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从而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发展新型具有力诱导释放小分子能力的力敏基团,并将其共价引入高分子网络中是实现高分子材料中力致释放小分子的关键。迄今为止,在微观分子层面上大多数力敏基团都是基于化学键的轴向拉伸来实现激活,...
  • 07-12

    2023

    刘小孔课题组:《Advanced Materials》无溶剂超分子离子导电弹性体——从“离子纹身”到“皮肤电子”
    随着万物互联(IoE)时代的到来,柔性电子快速发展,未来的柔性电子器件将像人类皮肤一样具有柔韧性、可拉伸性与回弹性。柔性可拉伸导体是构筑柔性电子器件必不可少的组件,发展可拉伸导体已成为柔性电子这一新兴科技领域的研究前沿。相比于可拉伸电子导体,可拉伸离子导体具有本征可拉伸性,表现出较大的变形能力以及易于制备和加工的优势;同时,可拉伸离子导体更容易实现高透明度,允许在不阻碍光信号的情况下传输电信号,可...
  • 06-29

    2023

    李路课题组:《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缺陷烧绿石型 Mott - Schottky光催化剂用于低压氨合成
    日前,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路教授科研团队在可见光温和条件合成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成果以“Defect pyrochlore-type Mott-Schottky photocatalysts for enhanced ammonia synthesis at low pressure”(缺陷烧绿石型Mott - Schottky光催化剂用于低压氨合成)为题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3,DOI:10.1002/anie.202303629)。吉林大学为论文...
  • 04-08

    2023

    徐吉静课题组:《J. Am. Chem. Soc.》MOF固态电解质和光辅助固态锂空气电池
    日前,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吉静教授课题组在MOF固态电解质材料和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成果以“Metal–Organic Framework-Based Mixed Conductors Achieve Highly Stable Photo-Assisted Solid-State Lithium–Oxygen Battery”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该工作定向制备了具有优异电子和离子传导可调性的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同时用作锂空气...
  • 03-20

    2023

    刘晓明课题组:《J. Am. Chem. Soc.》三组分D-π-A共价有机骨架材料促进光催化氢析出
    近日,化学学院有机化学系刘晓明教授、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高性能计算研究所吴刚研究员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集成光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夏虹教授合作在光解水制氢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工作以“Three-Component Donor-π-Acceptor Covalent-Organic Frameworks for Boosting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博士毕业生黎子平为文章第一作者,吉林大...
  • 02-27

    2023

    于吉红院士 宋晓伟教授课题组:《J. Am. Chem. Soc.》分子筛作为新一类半导体用于构筑高性能传感器
    近期,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吉红院士、宋晓伟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题为“Zeolites as a Class of Semiconductors for High-Performance Electrically Transduced Sensing”的研究工作。该工作首次揭示了沸石分子筛的半导体特性及电荷传输机制,深入研究了分子筛的电学特性与能级结构,并构筑了高灵敏、高选择、快响应、高稳定的基于半导体分子筛的电阻...
  • 02-21

    2023

    闫飞课题组:《Advanced Materials》基于双金属MOF 仿生纳米系统协同DNA去甲基化和RNA甲基化增强白血病免疫治疗
    在过去的十年中,针对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免疫疗法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绝大大多数患者仍然面临着复发的危险。免疫疗法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抗癌策略,它利用宿主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杀死癌细胞。然而,AML和其它肿瘤细胞可以激活多种免疫逃避机制,如下调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MHC-I)分子,或上调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 (PD-L1),躲避机体内免疫细胞的攻击。这种免疫逃避机制包括遗传和表观遗传介导的基因的改变。与基因突...
  • 12-19

    2022

    刘小孔课题组:《Advanced Materials》可闭环回收并可循环加工的高强高韧聚合物材料
    塑料凭借力学性能优异、加工性好、质地轻、价格低,耐久性好等优点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当前,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总量超过3.8亿吨,而回收率不到10%,导致了塑料垃圾的大量产生与持续积累,已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发展“单体-聚合物-单体”可闭环回收的聚合物材料可为应对全球性的“塑料危机”提供一条根本性途经。已报道的绝大多数可闭环回收塑料为热塑型聚合物,这些聚合物通过链段中...
  • 12-16

    2022

    王悦教授团队《Angew. Chem. Int. Ed.》:外量子效率超过20%的溶液加工型纯红光TADF-OLED
    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由于具有成本低、可实现100%内量子效率等优点,被认为是继磷光材料后的新一代有机发光材料,目前已经成为有机光电材料领域新的研究重点。传统的TADF材料通常采取高度扭曲的给体-受体(D-A)结构,这会增加激发态结构弛豫,导致发射光谱半峰宽(FWHM)较宽(通常大于70 nm),造成色纯度降低和能量损失,极大限制了其在高清显示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基于缺电子硼原子和富电子氮原子的多重共振TADF(MR...
  • 11-30

    2022

    张越涛课题组:《Nature Chemistry》分子内三官能 Lewis 酸碱对催化单体成对插入合成可循环的环状生物基丙烯酸类聚合物
      受阻Lewis酸碱对(FLP),是由具有一定空间位阻的Lewis酸碱组成,体系中Lewis酸碱不发生中和反应,各自独立存在。Lewis酸碱相互协同催化反应,往往可以实现1+1大于2的效果。FLP在有机小分子活化、不对称催化、新型有机反应的开发和高分子合成等领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近年来,吉林大学张越涛教授课题组通过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的Lewis酸碱对,在高分子精准合成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2018年通过设计基于氮杂环烯烃的Lewi...
  • 11-07

    2022

    徐吉静课题组:《Chem》新型共价有机框架固态电解质材料助力固态锂电池技术
    日前,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徐吉静教授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成果以“An integrated solid-state lithium-oxygen battery with highly stable anionic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electrolyte”为题发表于《Chem》上(Chem, 2022, DOI:10.1016/j.chempr.2022.09.027)。吉林大学鼎新学者王晓雪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徐吉静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 10-21

    2022

    杨英威教授课题组《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柱芳烃启发的新型大环芳烃受体的设计合成与功能开发
    设计与合成结构多样化且兼具优良性质和功能的大环分子受体始终是超分子化学与材料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推动有机功能材料和智能超分子系统蓬勃发展并走向实际应用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纳微构筑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杨英威教授课题组在柱芳烃衍生的新型大环芳烃受体的设计合成及其超分子材料构筑与功能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研究进展。2016年,该课题组首次设计得到了一系列结构新颖,性质...
  • 10-12

    2022

    董泽元课题组:《J. Am. Chem. Soc.》“软”二维COF
    COF材料由于其晶态多孔结构及其独特性质已在化学和材料领域引起了研究热潮。通过不同类型构筑基元的组合,能够发展出拓扑结构丰富多样的COF材料,然而迄今所有报道的COFs都是刚性的“硬”框架结构。作为COF家族的另一半,发展柔性的“软”COF材料一直是学者们期待去实现的目标。图1:“软”二维COF的制备近期,吉林大学董泽元教授团队将柔性烷基链修饰的螺旋骨架应用到二维高分子的设计合成中,发现了首例“软”二维COF(图1)...
  • 10-10

    2022

    陈于蓝课题组:《J. Am. Chem. Soc.》稠并螺环结构实现高分子中协同力化学反应和力诱导变色
    生命体中很多重要生理功能的实现与机械力传导和机械能转换密切相关。例如,作为机械门控离子通道的一员,Piezo1在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高机械灵敏度得益于Piezo蛋白特定的三维结构,产生类似杠杆的、协同的机械传导机制。在合成高分子材料方面,近年来很多机械力响应的高分子被报道,研究者们将功能性的、相对较弱的基团(力敏基团,mechanophore)引入到高分子主链中心,当有足够大的机械力传到这些基团上时...